市财政连续4年投入1600万元,区财政连续三年投150万,1750万资金接下来将助推白蕉海鲈的产业化发展。记者昨日了解到,根据斗门区日前出台的《推进白蕉海鲈产业化发展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在2015年之前斗门将实现白蕉海鲈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白蕉海鲈的养殖面积有约2万亩,去年产量7 .442万吨,占全省产量的75%,全国产量的30%,目前有从业农户1600多户。斗门区有关人士说,方案提到要积极开拓海内外海鲜消费市场,鼓励和扶持有实力的流通企业、农民合作社、行业协会等组织机构在国内大中城市,以“公司+基地+专营店”的模式设立专营店或专柜,以此来扩充销售网络。对于一些做得好的,财政将给予适当扶持。
在2015年前,将由斗门生态农业园牵头,建设水产品深加工和物流园区,做好园区的规划布局,引进成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落户,同时要开发水产饮料、调味品、罐头,以及海洋药物等新产品。
方案提到,斗门生态农业园将与一家公司联合建立斗门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将包括白蕉海鲈在内的斗门农产品悉数推到线上销售。
长期以来,鱼苗都是从山东、福建、汕头等地运来,本地孵化的鱼苗体质弱、成活率低,为解决种苗“外地依赖”。方案提到,斗门区将联合中国海洋大学等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以黄渤海海鲈原种为对象,培育本地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