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酒网 - 糖酒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资讯 | 酒类信息 | 乳品饮料 | 休闲食品 | 市场行情 | 企业风采 | 展会资讯 | 市场营销 | 食品法规 | 食品标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酒类信息 > 白酒股一起失去的2013 股价沦陷机构逃亡
L.biz | 商业搜索

白酒股一起失去的2013 股价沦陷机构逃亡

信息来源:tangjiu.biz   时间: 2014-03-21  浏览次数:11506

    由于国家大力限制“三公”消费,白酒行业在2013年遭遇深冬之寒。无论高中低端,所有上市白酒企业的业绩均呈现出大幅下滑,股价亦平均大幅下跌约四成,经历了两次塑化剂风波的酒鬼酒(000799,股吧)下跌幅度达59.7%,为11家上市白酒企业跌幅最大者。

    股价的暴跌引发了机构大逃亡。根据最近机构持股数据统计,11家白酒类上市公司2013年机构机构持股数量急剧下降,普遍降幅在八成,出逃的现象非常明显。其中,酒鬼酒截止2013年底没有任何机构持有该公司股票。
    
    进入2014年,进入2014年,白酒行业在经历逾一年的下行后有逐步企稳的迹象。不过分析师表示,市场对白酒2014年业绩复苏预期可能仍偏乐观,趋势明朗带来的最佳投资时点可能仍需等待。
    
    白酒股集体沦陷
    
    由于国家大力限制“三公”消费,白酒行业在2013年遭遇深冬之寒。无论高中低端,所有上市白酒企业的业绩均呈现出大幅下滑。
    
    截止目前,绝大多数上市白酒企业均发布了2013年业绩预瞻,其中金种子酒(600199,股吧)和沱牌舍得(600702,股吧)已发布2013年年报。
    
    年报显示,金种子酒净利润为1.33亿元,大幅下滑76.22%;沱牌舍得净利润1177万元,下滑96.82%,几乎一年“白干”。
    
    数据显示,2013年1-12月全国白酒累计总产量12,262,037 千升,同比增长 7.05%,增速同比下降11.5%,在国家大力限制“三公”消费的背景下,白酒行业延续多年的利润持续高增长势头受到根本性遏制。
    
    沱牌舍得预计,白酒行业将面临持续的、深层次的理性调整,高端白酒销售仍将持续下滑,中低档白酒消费增速放缓,产品毛利率将有所下降。
    
    沱牌舍得直言,2014 年白酒行业将进入去库存阶段。而事实上,白酒行业在2013年即已开始纷纷调整销售策略,普遍降价促销。
    
    以上海地区为例,53度飞天茅台(600519,股吧)500ml装在2013年以前曾一度达到过约2200元/瓶的高峰,自国家限制“三公”之后价格便一路下滑,目前上海地区53度飞天茅台500ml装可查询到的最低售价仅为896元/瓶,较历史价格峰值下跌60%。
    
    总体来看,白酒一线品牌的情况要好于二三线品牌。
    
    从目前公布的公开数据中,五粮液(000858,股吧)、泸州老窖(000568,股吧)、洋河股份(002304,股吧)2013年净利润下滑约20%左右,幅度有限,而贵州茅台(600519,股吧)在2013年前三季度尚能保持一定的增幅。
    
    二三线品牌则不容乐观。除去前述沱牌舍得、金种子酒等挣扎在亏损边缘的企业外,水井坊(600779,股吧)、酒鬼酒等均发布业绩预亏公告,其中水井坊2013年预亏1.24亿-1.6亿元,酒鬼酒则预亏6800-7800万元。
    
    股价暴跌 酒鬼酒居首
    
    在国家政策打压的背景下,毫无悬念的业绩下滑也引来了毫无悬念的股价暴跌。据21世纪网粗略统计,主要的几家上市酒企2013年股价平均下跌四成左右。
    
    在11家上市白酒企业中,4家2013年股价下跌超过一半,其他7家下跌幅度为约三成至五成不等。
    
    其中,经历了两次塑化剂风暴的酒鬼酒2013年股价下跌59.7%。
    
    机构大逃亡
    
    大跌之后,一地鸡毛。
    
    由于过去连续多年的高利润增长,白酒股成为了机构们的重仓股。然而,2013年的寒流突然袭来,机构们猝不及防,纷纷夺路而逃。
    
    根据最近机构持股数据统计,11家白酒类上市公司2013年机构出逃的现象非常明显,机构持股数量急剧下降,普遍降幅在八九成。
    
    在出逃基金中,广发聚丰(270005,基金吧)是较为典型的一支。
    
    广发聚丰自2005年成立以来便专注于投资白酒股,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等一线酒企一直是其重仓股,长年位居其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但在2013年的白酒熊市中,这位酒企多年的“老友”亦未能坚守,将其持有的白酒股全部出清。截止2013年年底,广发聚丰不再持有任何白酒类股票。
    
    此外,博时旗下在白酒股领域较为活跃的博时增长、博时精选、博时产业等基金亦几近全数撤出。
    
    细数11家上市白酒企业,机构持股数普遍萎缩八九成,而经历两次塑化剂丑闻的酒鬼酒再次成为“最惨”。
    
    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已没有任何机构持有该公司股票,机构出逃率达100%,其股东结构表里甚至出现过一个季度内前十大流通股东全数“刷新”的尴尬局面。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糖酒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