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敏
4月13日,为期4天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在四川省泸州市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作为国际酒业交流合作、共商发展的重要平台,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自2014年起永久落户四川泸州。
超800家企业参展参会
金融投资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延续“举杯中国·品味世界”主题,聚焦“打造酒类行业最专业展会”目标,强化酒博会“展览展示、行业引领、投资促进”三大功能。
本届酒博会坚持“引领产业、服务行业”导向,共举办系列活动41项,邀请1500余名行业大咖共话未来,活动数量、嘉宾规模创酒博会新高。此次酒博会共搭建5大展馆、8万平方米矩阵,吸引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家企业参展参会,产品囊括白酒、葡萄酒、啤酒、黄酒、果露酒、洋酒等6大酒种,涵盖酒类包材、智能酿造、系统研发、智慧管理等酒业全产业链条。
泸州市委书记杨林兴在开幕式上表示,“以酒为媒,以展兴业,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扩大开放、深化合作,把本届酒博会办成一场高品位、高效益的酒业盛会,为高水平建设世界优质白酒产业集群,为中国酒业和世界酒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酒城应有的贡献。”
据了解,本届酒博会活动包括中国国际酒业论坛、中国酒业产教融合高端论坛、中国酒业智能制造科技发展论坛、国际葡萄酒酒商交流会、葡萄酒大师班品鉴会、葡萄酒知识产权研讨会、《葡萄酒酒庄分级规范》团体标准启动会等,科学分析市场新形态、表达新方式、酿造新工艺、赋能新趋势。
据介绍,从2014年酒博会永久落户泸州以来,累计展览面积超5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近4200家,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行业专家、酒业名家莅泸参会。酒博会已成为酒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行业内外高度期待、高度认可的酒业盛会,更成为川酒向世界展示全产业链突出优势的重要窗口。
开幕式上,“国宝生态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依托于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和江南大学合作共建,聘请食品、微生物以及环境领域多位院士专家及研究单位共同加盟。创新中心将通过对川黔地区酿酒产区生态环境的解析,探寻酿酒环境与微生态区系之间的联系,打造白酒核心产区生态优势,推动生态白酒研究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形成重大、系统的科研成果服务我国白酒产业发展。
泸州酒业营收迈入千万级
泸州是全国重要的白酒产区之一,是浓酱双优的白酒原产地,培育了泸州老窖、郎酒以及一批区域品牌,在白酒产业数字化融合、酒旅融合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打造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白酒产业生态链。
值得一提的是,泸州白酒产业园区作为全国唯一以白酒制造为主导的专业化、集群化、全产业链园区,已迈入千亿级产业园区行列。2022年,全市实现酒业营收1204亿元,为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届酒博会联动设置了重庆馆、新疆馆、泸州馆、绍兴馆、丽水馆等国内酒类产区馆,集中展示各大产区发展新成效。同时,本届酒博会邀请了希腊作为主宾国,集中展示希腊美酒、历史文化、人文风情,系统推介希腊葡萄酒、旅游、文化等特色资源。
金融投资记者注意到,不少参展酒企都是第一次来酒博会布展。“虽然酒博会已经在家门口举办第十届了,但我们还是第一次以参展商的身份参与酒博会”,泸州中茅酒业总经理林华告诉本报记者,“经历三年疫情,白酒企业发展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作为泸州本地酒企,我们希望通过酒博会这个平台发展好原有的原酒市场,推进企业自有品牌成品酒更好进入市场,同时扩大企业的影响,更好地实现转型。”
在酒博会现场,泸州特色文创集市吸引不少观众驻足,泸州博物馆麒麟温酒器系列、分水油纸伞、泸州单碗、蝴蝶画、“吊洞烧”咖啡杯系列等文创产品均在现场展示。其中,分水油纸伞距今已有近四百年历史,被誉为“民间伞艺的活化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家油纸伞第六代传承人许先生表示,“我们油纸伞年销量在4万至5万把左右,销售额已达上千万。”
此外,本届酒博会聚焦大众需求,在泸州佳乐世纪城、万达广场、西南商贸城、报恩塔广场等主要商圈设置分会场,设立第八届寻找民间好舌头大赛海选重庆分会场,同期举办美酒嘉年华、“酒博狂欢”街头文艺表演等高参与度活动;搭建了3个酒博会专业直播间,由企业自行组织直播,依托“惠享泸州”消费促进品牌推广,支持知名商家、重点商圈、特色景区、商贸企业、金融机构等与酒博会商家高频联动。
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