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酒网 - 糖酒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资讯 | 酒类信息 | 乳品饮料 | 休闲食品 | 市场行情 | 企业风采 | 展会资讯 | 市场营销 | 食品法规 | 食品标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酒类信息 > 糖酒会的"冷清":一个白酒老炮的感慨
Z.biz | 商业搜索

糖酒会的"冷清":一个白酒老炮的感慨

信息来源:tangjiu.biz   时间: 2025-06-18  浏览次数:199

  我是王大庆,白酒行业摸爬滚打快三十年。

  这么些年里,不管多忙,每到三月都会雷打不动,奔赴成都参加春季糖酒会。

  记得2005年第一次参会时,锦江宾馆人山人海,挤得连转身都困难。

  而今年,当我再次走进熟悉的展馆,却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寒意”——春糖会,已经不再热闹。

  这种变化绝非偶然,而是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必然结果。作为亲历者,我想从一个经历了漫长周期的普通白酒从业者的角度,谈谈这背后的行业变迁。

  糖酒会“降温”的直观感受

  走进今年的糖酒会现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冷清”。

  记得十几年前,锦江宾馆一楼的核心展位能炒到每平米上万元,参展商为了抢个好位置甚至不惜大打出手。

  今年呢?我认识的一个会展公司朋友告诉我,某知名酒店80平米的黄金展位报价从去年的150万直接降到80万,就这样还租不出去。

  酒店入住率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会展中心周边千元以下的房间比比皆是,甚至不用提前预定就有房间。这在多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

  此外,作为“老糖酒”,我明显感觉到参会人员结构发生了变化。

  往年挤满展厅的多是像我这样酒业人,无论是了解市场动向、了解新品的,又或者是寻求合作的,占了大头。

  而今年却多了不少“看热闹”的普通消费者。就这,昨天刚看新闻,据说人流量锐减了40%。

  也就锦江宾馆附近还有些人,其他地方更是比平时多不了几个人。

  头部酒企的缺席更是令人唏嘘——五粮液、泸州老窖这些往年必参展的大品牌,今年干脆取消了传统的酒店展位,转而在城市公园搞起了“窖主节”、“音乐嘉年华”这些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活动。

  舍得酒业和习酒更是把活动直接搬回了企业总部,糖酒会对它们而言,似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

  曾几何时,各大厂家在糖酒会上的论坛,一票难求。而如今,他们发现人没了,不够填满论坛的座位了。于是开始疯狂邀约,可依然是填不满冷清的现场。

  这种变化让我不禁想起二十多年前来的场景。那时候的糖酒会真是“黄金时代”,厂家推出新品,经销商抢着代理,一场会下来签个几百万的合同是常事。信息不对称让糖酒会成为连接厂商与经销商的重要纽带。

  而如今,糖酒会的感觉就不是用来做买卖的,变成了一个“见老朋友、联络感情”的场合。

  对我们这些老人儿来说,参会更多是一种习惯,而非商业必需。

  对于企业来说,也可能会认清现实,放弃糖酒会招商的幻想。而逐渐把糖酒会当成一个场景的展示。

  对于大家来说,未来春糖会,或许会变成一个行业节日的存在。

  行业深度调整的必然结果

  糖酒会的冷清绝非孤立现象,而是白酒行业持续几年深度调整的直接反映。

  作为河南的白酒老人,我比任何人都更早感受到市场的寒意。

  从库存就能略知一二

  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库存压力就成为行业普遍问题。我熟悉的几个大品牌河南经销商,库存周转天数从过去的一年左右延长到了现在的两年多,资金压力巨大。

  这种库存压力的变化,你当然可以说是厂家急功近利。但是更可能的是,厂家以前证明是很顺手的方法,现在不灵了。

  为什么不灵了?供需关系变化的结果。

  消费趋势的变化肉眼可见

  一个是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消费降级正在进行中。作为深耕行业快三十年的人,我深刻感受到消费者偏好的根本性转变。

  最明显的是价格带下移。

  在这次糖酒会上,展示的新品酒价格,攀比着往上翻的现象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各个大厂开始往低价格卷。大家好像又发现了99块钱是个不错的选择。

  往年高调登场,高价宣传的扎堆酱酒,如今也辉煌不再,变成了“泯然众酒矣”。

  如果不是被形势所逼,大厂也不止于此。

  另一个原因,是过去十年白酒行业的繁荣催生了大量新增产能,与此同时消费人群却在萎缩——主力饮酒的60后、70后逐渐老去,90、00后的年轻一代对传统白酒的接受度明显降低。

  价格体系崩塌更是雪上加霜。

  某头部品牌的经销商偷偷跟我说,他们厂里定的零售价是1299元,可市场实际成交价已经跌到900多,厂家为了保面子,宁可让经销商亏钱也不敢公开降价。更夸张的是,连茅台1935这种明星产品都传出了价格腰斩的消息。

  但茅台本尊呢?依然稳坐神坛。春糖期间,茅台展位前依旧排着长队,可其他品牌的展区门可罗雀。

  白酒行业正在经历同样的洗牌:高端市场靠品牌信仰硬撑,中低端市场沦为价格战的修罗场。

  渠道变革同样深刻

  二十年前,线下经销商几乎垄断了白酒销售渠道;而如今,传统电商、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新渠道分流了大量客户,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甚至于糖酒会的招商形式,也在发生变化。诸多的酒商、酒企、网红,都开始在春糖会上架起直播。

  这对传统酒商构成了巨大挑战,如果不顺应这种潮流,那也只能被潮流淹没。

  对行业未来的思考

  站在2025年这个时间节点,我们来回望过去几年。白酒的高速发展期的结束,不是突然到来的。而是这些年一点一点的消磨着每一个白酒人的期望。

  而站在锦江宾馆,看着稀稀拉拉的人流。我想到了盛初王朝成说得到那句话:“白酒需求驱动增长时代已经过去”。

  这一刻直观的感受,让我意识到,白酒行业,的的确确进入了一个以“存量竞争”为特征的新常态。

  而且这种下降的变化,到现在还是没有刹住车。供需失衡、库存高企等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解决。就像资本圈,普遍认为白酒板块的底部机会可能要等到2026年初才会显现。这意味着我们白酒圈还要经历一段艰难时期。

  其实我们也可以乐观

  有一句话在这儿或许也适用:“这既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坏在传统模式难以为继,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好在行业洗牌也创造了新的机会,那些能够快速适应变化的白酒人,反而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回望这二十多年的糖酒会历程,从人声鼎沸到如今的略显冷清,表面上是参会人数的减少,实则是整个白酒行业从粗放增长到精耕细作的转型缩影。

  作为一名“白酒老炮”,我虽然怀念过去的“黄金时代”,但也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主动拥抱变化,才能在行业新常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或许,糖酒会的“降温”并非坏事,它正促使我们停下脚步,思考白酒行业的本质与未来。

  (转自:原酒公社)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糖酒网证实,仅供您参考